枸杞,神奇般地展现着独特的风采与魅力,在历史的书籍关于大自然生命奇迹的篇章中留下了炫丽的一笔,许多美妙动人的枸杞传说也在民间流传……
枸杞是一种很为道家推崇的“仙药”.道家传说,千年枸杞,其根形如犬状者,被称为“西王母杖”……
传说,明朝年间,有位少女才艺双全、心灵手巧,绣遍天下花木,唯独没绣过枸杞花……
在浩渺无垠、苍茫辽阔的天地间,大自然似一部卷帙浩繁的书,记载着沧桑岁月的变迁,记载着土地、树木、河流、谷物、日月星辰乃至万物生灵活动的一切,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……
枸杞,作为大自然中普通的一员,神奇般地展现着独特的风采与魅力,在历史的书籍关于生命奇迹的篇章中留下了炫丽的一笔,许多美妙动人的枸杞传说也在民间流传。
上古先民的思想结晶,就如一座座雪峰冰解冻释,化作涓涓细溪,汇集为百家之元的创始之学--以老子、庄子、杨朱为主要代表的“道家学说”.
“不食人间烟火”就是道家的一种修炼方式,这种观念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,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就是药膳的形成与推广。
在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理念的指引下,道家一直苦苦追求能令人长生不老的“灵丹妙药”.
其中,枸杞就是一种很为道家推崇的“仙药”.道家传说,千年枸杞,其根形如犬状者,被称为“西王母杖”,所以枸杞又被称为“仙人杖”.道家典籍《续仙传》中记载,有个叫朱孺子的人,幼年开始修道。有一天,他在溪水边看到两只花犬,很觉奇异,就去追赶,但两只花犬跑到枸杞树下就不见了。于是,他掘开泥土,发现枸杞的根与花犬十分相像,便把枸杞根煮而食之,因而飞升上天得道成仙。
这一传说到了唐代在民间非常盛行,唐时,楚州城内西南隅有口古井,井边有一棵千年枸杞树,根深入井,其水甘冽,饮之能令人寿。开元五年建佛寺,井居其北院。众多名流先后题咏不绝,以刘禹锡、白居易二诗最为着名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全文引用了刘禹锡的《楚州开元寺北院,枸杞临井,茂盛可观,群贤赋诗,因以继和》:“僧房药树依寒井,井有香泉树有灵。翠黛叶生笼石甃,殷红子熟照铜瓶。枝繁本是仙人杖,根老新成瑞犬形。上品功能甘露味,远知一勺可延龄。” 无不把枸杞视为具有灵异效果的“神药”.
淮人春日好采撷枝头嫩苗--枸杞头,切碎加高汤做羹,名曰“碧玉羹”,与“白玉箫”(虾籽烧蒲菜)并称“淮蔬双璧”.也可凉拌,焯后以白汤酱油、麻油拌食。
相传,明朝年间,有位少女才艺双全、心灵手巧,绣遍天下花木,唯独没绣过枸杞花。于是,她发誓要绣幅素雅动人的枸杞花。这年春天,姑娘不远万里来到宁夏境内,想看枸杞树开花。然而,到了这里却发现满眼是无尽的戈壁,裸露的荒凉,唯独一丛丛光秃秃的枸杞树。
老人们劝她:“姑娘,我们在这里住了好多年,从未见过它开花,只见过地上的花瓣。”姑娘说:“既然有花瓣,那一定开过花。”于是,她在枸杞树旁住下,日夜望着树枝。等呀等,枸杞还是没开花。可姑娘毫不气馁,仍然日夜守候。这天黎明时分,姑娘突然闻到一股淡香,她赶紧走出房间,只见一枝枝的枸杞花开了!那枸杞花开得密集而热闹,浅紫色的小花在晨光下默默地绽开着,洋洋洒洒,微笑着迎风摇曳,像一群欢乐的小精灵。她连忙用备好的笔墨临摹,可谁知,画到一半时,花一下全谢了。姑娘伤心地哭了起来,不久竟忧郁而死。奇怪的是这一年整片地里面的枸杞树繁花似锦、璀璨夺目。当地人说,这是姑娘的魂魄融进了枸杞树里。民间常借枸杞树来赞颂坚强勇敢、勤劳善良、执着追求的人们。
又有一传说,清朝时期,宁夏有一官员,闲暇无事,种下枸杞种子,辛勤培育成了枸杞树,枝叶婆娑,郁郁葱葱,结出了一串串鲜红的枸杞果实。后来他因为年老体衰,患上眼病,整日忧心忡忡。一天,他隐约看见枸杞树上有位美丽的姑娘,信手递给他数粒饱满的果实,让其吞服,他照做后,不久眼病痊愈,神采奕奕。此后这位官员,年复一年地将枸杞果实分给众多患有眼疾的病人,治好了成千上万的患者,深受当地人们的崇敬和爱戴。自此,宁夏境内人民广栽枸杞树,至今不忘好心肠的这位官员。
千百年来,这些亦真亦幻的故事让枸杞变得更加神奇无限、充满魅力。如今,被誉为“东方神草”的宁夏枸杞,沐塞北之寒露、润天地之精气,再辅以宁夏茨农父授子嗣、世代相传的六百年栽培经验,早已红遍了大江南北。在每一粒鲜活红润的宁夏枸杞之中,那种浪漫而神秘的色彩似乎孕育着一种经久不衰、源远流长的希望与力量……